您好,欢迎来到创名商标转让网   【注册】 我的上传
我要买商标
X

-  我要买商标  -

  • 请选择商标所属行业:
  • 价格区间:
  • 联系人电话:
     我司严格保密,请放心输入
X

-  我要卖商标  -

  • 姓名:
  • 商标名称:
  • 联系电话:
     我司严格保密,请放心输入
  • QQ:
  • 出售底价:
  • 商标注册号:
  • 所在区域:
  • 备注:
  • 上传图片:
我要卖商标
X

-  上传商标说明  -

您好,为了更快更好的将您的商标在我们平台推广出售,您可以通过注册我们会员,注册成功后登录会员中心;如果您已经是我们会员请直接登陆,登录后点击右上角“快速上传”商标,根据要求上传成功后1秒内在我们平台免费推广,第一时间展现给需要的客户,无需审核。后期也可以登录会员修改或删除已上传商标。

首页|最新商标新闻|中国乳业困局:三聚氰胺事件致洋奶粉占领市场
最新商标新闻

中国乳业困局:三聚氰胺事件致洋奶粉占领市场

来源:创名知讯 |时间:2013-06-19
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,距今已有5年。

  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,距今已有5年。

  2008年之前的10年中,中国乳业高速发展,生鲜乳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7.4%,而自2008年后,乳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,生鲜乳产量年均增长率骤降到1.29%。

  三聚氰胺事件后的这些年,中国乳品行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。信任危机历久难消、国内市场被外资抢占……

  奶粉进出口逆差20.57亿美元

  2013年前4月,我国乳制品进口仍然维持高速增长,而出口基本无增长。

  6月18日,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,在“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”工信部主题日活动上发布报告称,“1-4月份累计进口乳制品59.62万吨,货值20.81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24.63%和19.27%。”据介绍,乳制品出口则为1.24万吨,货值0.24亿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-29.69%和-43.34%。进出口货值逆差达20.57亿美元。

 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8年前的30%左右,跃升到50%以上,而在高端奶粉市场,这一数据更是超过70%。目前,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,中高端奶粉几乎是外资品牌的天下。

  AC尼尔森数据显示,2012年,国内市场份额位居前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商中,洋品牌占6席位,共占领市场份额52.1%,其中,美赞臣、多美滋、惠氏更是分别以12.3%、11.7%、11%的份额稳居前三,而伊利、圣元等国产品牌,则各自从剩下的四席中分食一杯羹。

  三聚氰胺致洋奶粉占领市场

  洋奶粉大举占领中国市场的格局从2008年之后便基本稳固。

 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爆出,曾以18.26%的市场份额领跑国内奶粉市场的乳业巨头三鹿随之陨落,全行业亦陷入质量泥沼。受此牵连,包括伊利、圣元、雅士利在内的国产奶粉企业遭遇业绩危机。2008年,蒙牛亏损9.49亿元,光明亏损2.86亿元,伊利亏损更高达16.87亿元,成为三聚氰胺事件中亏损最严重的中国乳品上市企业。

  与此同时,国外奶粉异军突起,迅速改变了国内奶粉品牌为主的中国乳业市场格局。尼尔森数据显示,2009年,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前三名已经全部为国际品牌,多美滋、美赞臣和惠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.2%、11.6%和8%。

  除奶粉市场外,液态乳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外国品牌控制。据《澳大利亚人》杂志报道,与2012年同期相比,2013年前几个月国外鲜奶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已增长两倍。

  质量安全问题给国产乳业造成了致命打击,却为外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,借此时机,各大品牌纷纷角力,行业内并购、重组、退出事件频频发生:雀巢以118.5亿美元收购美国制药巨头辉瑞旗下惠氏营养品业务,市场份额达到17%,成为“老大”;达能集团宣布收购美国有机婴儿食品生产商Happy Family90%股权。而亨氏、合生元等外企也正在努力寻找乳业内新的投资合作项目。

  业界认为,当前国内乳业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,在中国乳业遭遇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下,市场格局未稳定,各路人马正加紧布局中国乳业市场,其中外资乳企就加快渗入液态奶市场。

  国产品牌谋求收复失地

  市场蛋糕被国外品牌分食大半,国内乳企开始“坐不住了”。

  据国家统计局、AC尼尔森和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目前已超越日本,成为世界第一大奶粉消费国。分析称,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潜在市场需求在40万吨/年左右,按平均零售价100元/千克计算,市场总量在300亿元-400亿元/年。欧睿信息咨询预计,2015年,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将较2010年扩大超过一倍,可达约800亿元。

  国内大牌乳企似乎“坐不住”了。

  近日,蒙牛乳业增持其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,持股达到28%;法国达能与中粮集团对外宣布,中粮和达能将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,同时中粮控股的蒙牛将与达能合并在华酸奶业务;除此之外,蒙牛将与广东乳业巨头雅士利整合奶粉业务,以寻求在奶粉市场上有所作为。

  谋划与外国品牌一较高下的并非只有蒙牛一家。2011年11月22日,光明乳业(600597,股吧)与新西兰SynlaitMilk(信联)共同兴建的2号工厂如期竣工投产,加快了光明在高端婴幼儿市场的布局速度;飞鹤乳业融资6300万美元用于投入“原生态牧场”建设。

  国内乳企的集体发力似乎尚未收到明显效果。国内乳品行业的信任缺失,从消费者的消费意志中可见一斑。

  在财经网(博客,微博)发起的一项在线问卷调查中,有63%的参与者认为,“洋品牌乳品比国产乳品强”;67%的人表示“不愿意让孩子喝国产奶”,70%的人则认为洋奶粉涨价的底气在于“国产奶质量差不能选。”

  中资乳企绕道海外“镀金”

  国产品牌发力收效并不明显的情况下,一些中资乳企尝试海外注册以及贴牌。

  在这种消费态势下,越来越多的中资乳企开始另辟蹊径,在海外注册商标,或绕道国外进行贴牌进口,以此重新抢占国内奶粉市场。媒体报道称,据不完全统计,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前,只有大概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洲、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贴牌生产。但在事件发生后,这一数字迅速上升。

  “据了解,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。”业内知情人士表示,这些企业的背后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操控。业内人士称,许多中资企业都希望采用这种海外注册原装进口的模式,从位居国内市场前几位的进口奶粉品牌手中分得一杯羹。

  但“贴牌货”也引发了消费者不同程度的反感。今年4月,媒体报道称,洋奶粉中百分之八十皆为贴牌货,实乃借进口之名的“土产奶”,换一个名字,价格便能翻倍。

  消费者李嘉(化名)家有7个月大的女婴。在贴牌奶粉被爆出之前,曾多次在淘宝上为女儿购买过某品牌贴牌奶粉。“知道了是国产货,即使质量没有问题,也不敢再买了。”现在的李嘉很纠结,“这个牌子孩子已经吃了几个月,不知道安全不安全。”

  国产奶绕道海外“镀金”的本质被暴露之后,今后何以为继?业界专家认为,乳企靠贴牌抢市场并非上策。随着政府对于乳产品安全的愈加重视,此类问题被爆出后,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监管力度的增大,其发展还需观望。

公司承诺

所有商标都是R标
7x24小时服务热线
一对一专业客服
签订保障协议
商标转让全程公证
成功率高

全国服务热线

400-800-2188

关注公众号有惊喜

关于我们 诚聘英才 商标转让流程 付款账号

全国服务热线:400-800-2188 电话:0573-82061192 传真:0573-82825848 手机:15888372223 林先生
版权所有:浙江创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浙ICP备11003536号-1 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兴路2323号海洲之星10楼A室  浙公网安备 33041102000482号

X

您好!这里是创名商标网,欢迎您对我们的平台服务提供使用感受和建议!

您好,欢迎对我们《创名商标转让网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,我们将认真听取您的建议,同时我们将会抽取幸运奖,给予礼品奖励您对我们的关心,如果您的意见经我们采用,我们将给予千元现金大奖。有您的支持,我们会全力以赴做的更好,让您更满意!

标题:
内容:
电话:

400-800-2188

在线咨询 ×
X

-  商标猎头  -

  • 商标类别:
  • 商标名称:
  • 商标注册号:
  • 预算价格:
  • 联系电话:
     我司严格保密,请放心输入
  • 联系人: